访问量:126878
日访问量:0

技术应用

  •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手写数字识别技术研究

    余国庆;杨燕婷;宗兆星;刘光宇;赵恩铭;周豹;

    手写数字识别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传统的人工判断手写数字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并且存在准确性不高和时效性不能保证的弊端。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方法来进行手写数字识别。首先将MNIST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其次在MATLAB上搭建训练Le Net-5与AlexNet两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之后将验证集导入模型,验证性能,最后再将测试集导入测试模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AlexNet模型对测试集识别率高于Le Net-5模型,且AlexNet模型的稳定性优于Le Net-5。

    2024年03期 v.23;No.13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1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树莓派与云平台的共享冰箱设计与实现

    杨青;阳广照;

    为了满足大学生在校园存取冷冻冷藏食品的需求,以树莓派和云服务器为核心,集成多个功能模块,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智能校园共享冰箱系统。经实验验证,该系统可满足用户多样化存储的需求,显著提高了校园共享冰箱的使用便利性。

    2024年03期 v.23;No.130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2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嵌入式单片机的实训室智能监控系统设计、仿真与实现

    李闯;冯贺林;苏宝鑫;

    基于嵌入式单片机的实训室智能监控系统,采用STM32F103嵌入式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实训室环境参数、设备状态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与智能管理。系统还集成了声光报警功能,以确保异常情况能被及时发现并作出响应。

    2024年03期 v.23;No.130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7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质生产力在输变电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韦淑娟;

    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知识密度大,是传统生产力在信息化、智能化生产条件下因科技持续突破创新与产业不断升级发展所衍生的新形式和新质态[1]。输变电工程设计中顺应时代发展积极采用新质生产力,全面运用模块化、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信息化和机械化设计。文章分析了输变电工程设计中应用到的新质生产力,为设计、管理和施工监理人员提供参考。

    2024年03期 v.23;No.130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单片机的大气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胡云鹏;王磐;曹华松;

    基于单片机的大气环境监测系统是一个融合了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和智能控制技术的新型技术应用。文章详细介绍了该系统中各模块的电路与软件设计。经验证,该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实用性强、可靠性高,在环境监测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2024年03期 v.23;No.130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下载次数:1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教学

  • 基于“节点岗位”的高职“英语写作”课程“抛锚式”教学模式应用——以人工智能产品文书写作为例

    孟庆尉;

    数字经济时代,传统写作教学已经满足不了新兴语言服务行业下“节点岗位”人才的培养要求。以“英语写作”课程中人工智能产品文书写作的教学设计为案例,通过“抛锚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构建真实的企业工作情境,培养学生在语言技术服务行业“节点岗位”所需的职业核心素养,为我国语言技术服务行业输送外语类人才。

    2024年03期 v.23;No.130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7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化赋能高职“三段六环节”互动式教学实践

    张秀丹;阮志红;张悦鹏;陆兴发;

    在职业教育数字化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业界教育者对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产生了广泛关注。高职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热情不高,是阻碍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探讨了云班课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的“三段六环节”互动式教学模式实施,研究结果表明,此教学模式有效改善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和投入度,从而有效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2024年03期 v.23;No.130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8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BE-CDIO理念下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构建

    王鸿磊;张江伟;高媛;张玉健;张雪松;

    基于成果导向,采用CBE-CDIO工程教育模式,深入探讨“岗课赛证”融通框架下的课程构建方法。以“单片机项目开发与实践”课程为例,通过重构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将内容划分为四个项目。其中“项目4智慧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以产品设计为主线,运用CDIO模式细分为四项具体任务,通过“储备知识、分析任务、制定计划、实施任务、检查评价、反刍内化”六步骤教学法,贯穿“沟通、联通、精通、变通”思政教育,应用图形化编程、虚实结合、实地搭建多样化技术手段,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理解和应用难题。此外,构建一个思政、素质、知识、技能和过程五维立体评价体系,通过探索增值赋分评价机制,全面提升学生的设计、集成及调试能力,实现了高效育人目标。

    2024年03期 v.23;No.130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I赋能“传感器检测与自动化仪表”教学改革方案研究

    严格;姚佩琰;

    探讨“传感器检测与自动化仪表”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岗课赛证”理念为指导,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融合PLC课程并借助Chat GPT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学生学习成效分析表明,该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为本专业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2024年03期 v.23;No.130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3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化教材的内涵及开发实现路径研究

    杜亚杰;

    在分析数字化教材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其价值逻辑,包括优化教育体验、提高教育效率、提升教育质量以及降低教育成本等,以“大学英语精读”课程为例,提出了数字化教材的开发路径,包括需求分析、内容规划、技术选型、内容开发、发布与维护等关键步骤,为数字化教材建设提供方向指引,为教育数字化改革的深入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03期 v.23;No.130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3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智慧教育下“财务分析”课程基于PBL的交互式教学模式研究

    王书贤;曲红梅;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财务工作的环境与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财务人员必须具备更强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才能对财务大数据进行分析以及优化,这也对“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为基准的教学理念下,以学科融合、高阶能力培养、素养提升为目标,纵向重构分阶式模块化教学内容,横向建立“一图四库”教学资源,通过“双课联动、双师协力、双图固本”“案例实训、平台实践、竞赛实战”以及“微课堂、微讨论、微视频”三轴驱动实现师生、生生、人机交互式教学的创新,以“双向循环、六环递进、三级进阶”教学实施过程促使教学改革的落地生根。

    2024年03期 v.23;No.130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1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实例教学法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鹏飞;洪留荣;王园园;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存在偏重理论知识传授、编程举例教学效果差、学生知识迁移困难等问题。应用实例教学法,选取学生熟悉的计算问题作为编程解决的对象,通过实例展示、学生练习、讨论与反馈、总结与巩固等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恰当的教学实例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和理论、促进学生知识建构。

    2024年03期 v.23;No.130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0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工科理念下“光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探讨

    杨青;朱军;卢艳;廖艳林;

    在新工科理念下,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针对“光电子技术”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结合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统筹。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增加互动教学、拓展线上资源、引入工程实例,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以目标为导向,注重过程学习,建立了多元化考评机制。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24年03期 v.23;No.130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理论研究

  • “健康中国2030”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健康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倪荣彪;

    通过调查A校高职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发现当前高职生健康素养水平与“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存在一定差距。通过“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监测指标比对,高职生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基本技能素养水平”“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要低于全国居民平均水平,尤以“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差距最为明显。为了助推健康中国建设,提升高职生健康素养水平,高职院校应该从明确健康教育主体、整合校内教育资源、优化健康教育内容、探索智慧教育体系、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培养健康行为意识等方面创新健康教育路径。

    2024年03期 v.23;No.130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0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实施路径研究

    张翼;

    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科学的、历史悠久的育人模式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其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理念创新不足、应用思路不完善、应用载体有限和应用体系薄弱等挑战。本文对安徽省部分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有效路径。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对策,以期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024年03期 v.23;No.130 80-82+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6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个性化学习的内在机理与实施路径探究

    杨骁;

    以Chat 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为赋能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更多可能。个性化教育思想、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个性化学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个性化学习具有自组织性、自适应性、精准性、创造性等特征,其内在机理体现在个性化需求诊断与内容生成、智能化需求分析与资源推荐、交互式问题解决与即时反馈、精准化数据挖掘与成效评估、增强型学习体验与创造力培养等方面。从技术支持层面和教学应用层面,构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个性化学习的新路径。

    2024年03期 v.23;No.130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3K]
    [下载次数:9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信息茧房”视域下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研究

    叶雯;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算法推荐技术会给用户提供其自身感兴趣的信息,这种信息的选择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致使用户被困于“信息茧房”,进而导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产生了话语“把关”权力泛化、话语议题设置困难化、话语传播壁垒深化以及话语受众思维非理性化的困境。本文提出,通过规范“把关”权力分配、创新话语议题设置、缩减群体意识鸿沟以及改进信息推送方式等对策,化解“信息茧房”视域下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面临的问题。

    2024年03期 v.23;No.130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3K]
    [下载次数:6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文化育人体系研究

    武彦波;朱雅致;

    高校文化育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与价值,它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文化育人体系在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和提升高校育人实效等方面都发挥着显著作用。目前,高校文化育人的理念认知程度有待深化,文化育人体系构建、运行与三全育人的要求存在差距,文化育人的考评机制与反馈机制不健全。通过更新文化育人的理念,优化文化育人体系的运行机制,调整文化育人工作的考评和反馈机制,可以更好地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提升文化育人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4年03期 v.23;No.130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7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异化思想探究

    王锐;徐平;

    青年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完成了由个体劳动异化向社会关系异化的理论转变,其视角也由孤立的人转向了社会关系。这一转变的完成很大程度上依赖马克思在《穆勒评注》中对市民社会问题的研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三中,马克思通过共产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的对比,一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共产主义观;另一方面揭示了人和自然界及人和人关系的异化。人和自然界及人和人的丰富的领有关系异化为狭隘的占有关系。同时,马克思还指认了私有制下社会关系异化所必然导致的社会意识异化,并在笔记本三的最后部分引出了货币拜物教这一社会意识异化的极端形式。

    2024年03期 v.23;No.130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社区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以合肥市社区为例

    高巍巍;陶然;曾正家;

    社区体育精神文化作为社区体育文化的核心层,是社区独具特征的体育意识形态和体育文化观念。基于实践发展和理论探索的现实需要,开展了社区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现状调研,从居民的体育价值认知、体育锻炼价值取向、体育道德观、体育知识文化价值观念、体育行为规范程度、体育文化建设所持态度、参加体育活动积极性等方面对社区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梳理,并对社区体育精神文化建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索社区体育精神文化建设提升路径,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体育强国与文化强国建设助力。

    2024年03期 v.23;No.130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9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高校学风建设研究热点与启示——基于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林育丹;王文勇;

    本研究运用Cite Space软件构建知识图谱,对高校学风建设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国内高校学风建设主要关注建设困境、对策和长效机制等方面。采用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梳理高校学风建设研究的知识结构和演进脉络,发现目前高校对于学风建设的内涵、路径和经验的总结研究尚不充分,基于此,本研究提出5个针对性建议:探究内涵和特征以明确方向,探索有效路径以实现理念,加强案例研究和经验总结以积累实践智慧,建立学术共同体和构建联动机制以形成合力。

    2024年03期 v.23;No.130 104-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8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