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思;
为积极探究村级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展现新风貌,A市B区立足皖西大别山地区实际,通过强化组织引领、谋划致富项目、发动群众参与等方式,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但依旧存在统筹推进机制不畅、人才制约问题凸显、凝心聚力程度不够等问题,需从遵循县区党委统一领导、坚持整体推进、加强农业招商、夯实人才支撑、强化社会效益五个方面着手,促进B区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024年01期 v.23;No.128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5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肖怡文;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面临多方主体联动异步、对接不畅、绩效管理评估难、过程监管困难等诸多困境,亟需构建精准规范的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引入CIPP评价模式,构建“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4个维度、12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的质量评价体系,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年01期 v.23;No.128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星星;
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微服务内涵建设实践为例,研究高校图书馆微服务平台与微服务内涵建设,从智能信息推送、微服务社区建设、微服务平台功能扩展集成等三个方面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微服务建设对策,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微服务提供建设思路。
2024年01期 v.23;No.128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8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钱蕾;
在分析以专业为起点的校企生态共同体特点的基础上,探讨其生成逻辑,包括各种形式的生态共同体构建模型及适用情况,并提出基于各类项目平台的链接路径,涵盖专业课程改革、实践教学、实习实训、人才培养等方面。通过构建以专业为起点的校企生态共同体,可以实现学校、企业与学生乃至整个行业的优势互补与共同发展。
2024年01期 v.23;No.128 89-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7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掌海啸;
网络公共事件即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的公共事件,具有诱发性、发展性、模糊性等特征。大学生参与网络公共事件,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及其公民意识形成。目前,大学生虽然普遍参与网络公共事件,但大多仍处于表层化参与阶段;对突发公共事件敏感度高,但参与缺乏连续性;对网络谣言等负面网络信息的危害性有清楚认识,但主动压制和消除的比例偏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正确引导大学生参与网络公共事件,需要高校层面从意识形态、制度建设、法律环境等入手营造大学生网络公共参与的和谐环境;学生主体则应主动提升网络参与的主体意识、遵循法律和道德准则,在协同创新中保障大学生积极有效参与网络公共事件。
2024年01期 v.23;No.128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素梅;齐晗;田玉英;
作为区域扩大开放战略的重要一环,安徽自贸试验区设立已成为融入长三角地区乃至全球经济体系的国家战略。采用SWOT分析法进行探讨,并依托四个主要经济指标,运用ARMA模型和长期效应分析法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政策效应”在各地区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表现为自贸试验区不同,对经济增长带动有区域异质性。整体上对当地经济增长起到正向推动作用,长期效应将随着时间推移而愈加显著,短期影响并不明显。同时,对周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的溢出效应程度不一致,安徽对江苏的外溢影响大于浙江、上海。基于“制度红利”对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经济增长都有积极影响,得出安徽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实现路径。
2024年01期 v.23;No.128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祝文峰;常旭;
随着商业银行竞争的日益激烈,表外业务已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获得高利润的同时,因风险管理体系未能同步完善,在突发外部冲击下,风险管控不足会使商业银行面临较大风险和损失。文章以中国银行的“原油宝”事件作为案例,从商业银行、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角度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问题,分析总结此事件对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启示与教训。
2024年01期 v.23;No.128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7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姚敏;湛晓蕾;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分层分类认定,能够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要。本文重点研究在满足国家《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试行)》的前提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分层分类认定的关键指标,为高职院校结合办学实际制定具有校本特色的“双师型”教师认定实施细则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学校建设一支满足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所需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024年01期 v.23;No.128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