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再发;
针对高职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船舶机舱自动化”,从课程理念、课程设计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并融德于教,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思政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采用无痕融入德育的案例分析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参与性,在概念理解、思想认识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为培养航运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经验借鉴。
2022年05期 v.21;No.122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7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爱民;曹美琴;唐伶芳;刘佳婷;
“三教”改革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口,教法改革是“三教”改革的关键。分析国内外创业课程教法研究现状,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学情,提出了在高职创业课程中融合PBL、TBL的混合式对分课堂教学法,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2022年05期 v.21;No.122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5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拥军;任丽丽;吕道文;
个性化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风向标。基于现有的个性化教育研究理论,以“线性代数”课程为例,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将个性化教育融入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可塑性和学习潜能,促进“共性教育+个性培养”教育目标的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22年05期 v.21;No.122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金玲;
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赋予了会计信息化人才新的内涵,“会计信息化”课程是培养会计信息化人才的保障,因此会计信息化实践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在对OBE和CDIO理念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会计信息化”课程设计中采用OBE-CDIO教育模式;在深入分析了OBE-CDIO教育模式的意涵后,详细分析了该模式与会计信息化实践课程的契合性;以课程构思、课程设计、课程实现和课程运作为主线,从重设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塑造计算机化思维等方面阐述了基于OBE-CDIO模式的“会计信息化”课程构建及实践,进而提升会计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2022年05期 v.21;No.122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继军;
证券类课程具有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性强、易吸引学生等特点,通过分析现有证券类课程实践模式及依托创新大赛开展证券类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发现证券类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分组讨论效果不佳、学生参赛氛围不浓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修订完善课程标准、深化校企合作、实现课赛证融通、设定参赛教学环境、根据学生参赛成绩评定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改革举措。
2022年05期 v.21;No.122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1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齐鹏飞;卢佩霞;
在思政承载课程、课程融于思政的课程建设背景下,为发挥专业课程在“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中的作用,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道路工程制图与识图”为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在分析课程特点的前提下,从顶层设计角度出发,结合课程本身的特色、专业岗位的特点以及国家政策及发展战略等方面内容,归纳提炼课程思政建设的主线,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通过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从强化教学团队思想建设、优化教学设计和完善考评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该门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和策略。
2022年05期 v.21;No.122 46-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1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红;
随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得原有的线下教学被迫叫停,“应急式”的线上教学成为常态。创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对提高税法课程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以税法课程为例,基于在线学习平台,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方案,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阐述了实施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税法课程的改革创新提供有效的参考。同时针对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中所遇到的困难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2022年05期 v.21;No.122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6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静;张雪东;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系列通识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课程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等方面分析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建设方面一些可行的举措和建议。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提炼课程思政元素、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水平,结合过程化考核方式,切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2022年05期 v.21;No.122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1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林凤;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必须改变较严重的脱离实践的倾向,实施实践教学,探索创新实践教学的模式。实践教学要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要切实可行、注重实效,在实践教学的组织上,要加强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的有机协调。
2022年05期 v.21;No.122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4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黎雯霞;喻喜平;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专业核心岗位的职业素养要求,针对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发展特点,梳理、概括和总结出高职现代通信技术专业思政目标,根据专业思政目标构建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并以专业核心课程“宽带接入技术”为例,提出切实可行的专业课程思政实践路径,尝试落实、落深、落透高职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融合的建设,丰富高职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融合的实践范式。
2022年05期 v.21;No.122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2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桐;
随着建筑产业信息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陆续开设相关软件应用课程指导学生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能。以“BIM算量与云计价”课程为例,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课思政教学情况,探索开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深度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从教师、教学、评价等多方面探讨思政教育融入此类课程的路径,满足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需求,促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育人总体目标。
2022年05期 v.21;No.122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6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佳佳;李丹;
粮食安全文本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关注,其翻译质量问题仍较为突出。从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出发,对《2021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英译本进行研究,从文本词汇和句式特点分析,探讨如何应用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来进行粮食安全调查报告翻译,旨在提升农业类调查报告翻译质量。
2022年05期 v.21;No.122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1K] [下载次数:1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赵伟;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工作任务。现阶段,网络新媒体发展、多元文化思潮渗透、安全队伍管理模式等方面面临新的风险与挑战。高校要统一思想,提高认知,加强高校意识形态总体工作的领导权与话语权;以生为本,改革创新,努力构建全媒体网络意识形态矩阵;健全机制,全面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自身的“免疫力”与“抵抗力”;优化队伍,压实责任,打造持续稳定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队伍。
2022年05期 v.21;No.122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0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一些乡村凭借当地独特的人文民俗等旅游资源,吸引了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成为了小有名气的“网红村”。但当前的乡村旅游开发存在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旅游营销推广乏力、乡土文化与旅游发展结合不够紧密、环境承载力不够等问题。对此,提出明确品牌形象定位,加大对外宣传和营销的力度,开发乡土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促进生态环境与旅游双发展的对策。
2022年05期 v.21;No.122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9K] [下载次数:10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靖;谢波;张晨嵩;张明亮;
针对传统Sandwich临床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Sandwich教学模式,开展角色扮演联合PBL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临床教学实践表明:角色扮演联合PBL教学法在临床教学运用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模式,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使用。
2022年05期 v.21;No.122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2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冲;
高校离退休教师是一个重要的群体,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曾经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离退休之后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为迫切。概述高校离退休教师的基本特点,分析高校离退休教师精神文化建设的意义与现状,从提高认识,加强离退休教师精神文化建设;凝聚力量,加大活动场所建设投入;创新方法,改善硬件环境建设;整合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及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2022年05期 v.21;No.122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2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顾海燕;胡婷婷;
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是促进教育公平的现实要求,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当前,将育人贯穿于资助工作的各个环节,实现帮困扶志、助学立梦的初心已然成为高职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在厘清发展型资助内涵的基础上,基于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对象认定不精准、育人成效不显著、师资力量不齐全的困境,从精准认定、协同力量、完善队伍等维度提出对策和建议,为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的深入实践提供路径参考。
2022年05期 v.21;No.122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5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董杨帆;刘振中;付孝泉;王星;
大数据技术对高校招生宣传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优势在不断彰显。解读大数据对高校招生宣传的意义,分析目前高校招生宣传的主要方式与不足,从招生宣传方式多样化、不断完善招生宣传策略、加强线上实时咨询、注重差异性宣传及利用电子媒介传播等方面提出了创新思考。
2022年05期 v.21;No.122 97-9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4K] [下载次数:7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刁欢欢;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辅导员作为师资队伍的组成部分,其专业化程度对高校的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高校辅导员内涵的解读,阐述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意义,分析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从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综合素养、健全辅导员专业化培训机制、强化辅导员专业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辅导员专业化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2022年05期 v.21;No.122 100-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0K] [下载次数:5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郭兰芳;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和电子档案迅速发展,档案工作从传统管理转向数字管理。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符合档案工作现代化管理的发展趋势,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增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意识、合理配置档案管理资源、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等途径,切实将档案工作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整合和利用,提高档案工作效率,提升档案服务水平,实现高校档案工作现代化管理。
2022年05期 v.21;No.122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7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俞婕;
基于当前大类招生和新文科建设背景,结合外语专业学科的特点以及笔者所在江西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专业建设的实践,探讨新时代外语学科体系建设中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大外语”建设等问题,以期为外语专业建设和改革措施提供一些参考。
2022年05期 v.21;No.122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5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