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楠;严媛;冀明星;
为达到通识性与专业性统一、基础性与前沿性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促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人才培养的框架分析出发,指出安徽省内高校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在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拓展学科视野、关注学科前沿、强化实践应用等方面提出完善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2022年03期 v.21;No.120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李慧罗;
本文探索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教师结合大学英语课程的授课内容、教学目标、所教专业的特色等,在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品德修养、职业理想等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提高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思辨能力,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塑造优秀的品格,增强文化自信,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2022年03期 v.21;No.120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邓钰靖;
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高职院校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立足于当前高职院校的“经济学基础”课融入课程思政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的融合选取及其措施,为高职院校开展经济类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2年03期 v.21;No.120 48-5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2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照生;
“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课堂引入了线上教学,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把多种教学模式进行了组合。结合高等数学课程混合式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运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分析了高等数学教学中引入混合式教学法的实践意义,提出了构建高等数学教学网络平台;提高教师网络教学手段的运用水平;注重混合式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环节,统筹教学过程;把评价反馈的结果运用于教学实践等混合式教学策略。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提高了00后大学生高等数学课程深度学习的效果,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了提升。
2022年03期 v.21;No.120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1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樊继东;
为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加快面向汽车嵌入式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智能汽车嵌入式系统教学中,笔者探索出了OBE理念引领下的“O-ABCSI”教学模型。在“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的教学原则下,围绕课程目标展开教学,注重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
2022年03期 v.21;No.120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4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黄银利;
顺应时代的需要,国家部署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确定了路径,为职业院校培养人才引入了灵活选学“X”证书的机制。高职院校基于智能财税“1+X”证书制度下的会计职业教育更是迎来了新机遇。文章针对智能财税“1+X”证书制度实施工作,从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职业证书的选择等方面给出了切实的建议,对大数据与会计职业教育模式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022年03期 v.21;No.120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7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郑金艳;邓成;李晓光;
随着智能家居以其日新月异的便利与创新功能融入现代生活,家庭电工布线实训内容亦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需求与变化趋势。传统布线实训主要强调强电布线的技能,增加弱电布线技能实训刻不容缓。高职院校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改进教学模式,切实加强学生电工布线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新4C法则”下仿家庭环境电工布线实训新模式,为优化实训教学方法、创新实训培养方式提供了新思路。
2022年03期 v.21;No.120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6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坎香;金海峰;
以“企业网组建”课程为例,分析了“企业网组建”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深入挖掘了课程教学任务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了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并提出了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方法。
2022年03期 v.21;No.120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9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左桂梅;刘泽华;刘艳;王莉芬;
阐述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内涵意义,分析地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现状及问题,有针对性地从完善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增强评价指标的科学性、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以及增强评价信息及时反馈功能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策略。
2022年03期 v.21;No.120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2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嘉璠;曾亚平;
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品牌,是一张展示国家形象的名片,其企业形象的塑造同国家形象的建构息息相关。外宣媒体对中国高铁的报道,将会影响海内外读者对中国高铁的认知。以评价理论中的态度资源为基础,通过分析《中国日报》有关中国高铁的报道,探求其对企业形象的塑造和对受众认知的影响。
2022年03期 v.21;No.120 77-8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5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印璇;吴文浩;潘燕;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思想内核,也是中国人民永葆底色的精神支柱。红色基因与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是继承和发扬革命光荣传统的需要。分析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以及存在的现实困境,从打造“互联网+红色基因”平台、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和校园文化方面着手,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2022年03期 v.21;No.120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6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张义;李珈彤;
教育国际化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教学的职业发展模式。回顾本校中外学分互认项目五年的发展历程,调研此过程中的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路径,发现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应该围绕两个维度:一是如何通过教师的职业发展让学生能更好地“走出去”;二是如何让学生能更坚定地“留下来”。
2022年03期 v.21;No.120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5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飞;
江苏失独老人老龄化程度排在全国前列,失独老人的问题是政府关注的焦点。利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的方法对常州市武进区Q镇(农村)和天宁区Y街道(城市)失独老人生活满意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因素、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指出失独老人面临经济扶助标准偏低、医疗扶助细化弱、社区资源供给有限、社会组织服务覆盖面窄等困境。依照政府主导、多元参与、以人为本原则,提出具体对策。
2022年03期 v.21;No.120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4K] [下载次数:5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金蒙;
从互动主体、互动形式和互动时空三个维度对线上多元互动模式进行阐释,同时结合汉语国际教育文化课程特点提出相应的实施策略:重塑师生角色,遵循平等互动关系;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触发互动机制;充分利用线上资源,构建多方位网络互动空间。
2022年03期 v.21;No.120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1K] [下载次数:6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姜欢;
China Daily作为中国最具权威的英文报纸,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它为英语教学提供各种资源,成为培养大学生思政素养的重要工具。针对大学英语教学凸显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分析了实施“课程思政”的价值,指出了实施“课程思政”的切入点,从英语教学的“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英语教学借助China Daily培养大学生思政素养策略,服务于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2022年03期 v.21;No.120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7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伟;郭婷婷;
国家安全是关乎国家命运、民族复兴和人民安全的重大问题。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其安全状况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密不可分。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由于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缺乏辨别是非能力,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往往很容易被错误思潮引导。对于大学生来说,安全教育课程应是大学时期的必修课程,一方面增强高校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一定程度上杜绝危险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也起到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
2022年03期 v.21;No.120 104-10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7K] [下载次数:6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凌燕;赵阶晨;
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在校学习的实效性与企业工作的实践性、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的“双赢”人才培养模式。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剖析校企合作的价值和作用,对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分析,从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四个方面指出了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针对这些问题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对策,以此提升人才的职业素养,最终实现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
2022年03期 v.21;No.120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7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