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126878
日访问量:0

技术应用

  • 基于PLC的海洋钻井参数监控系统研发

    刘佳;

    当前采用单片机为控制器设计的钻井参数监控系统存在模块化、可扩展性及灵活性不足的短板。根据海洋模块钻机特点,研发一种基于西门子PLC的多传感器海洋钻井参数监控系统。以S7-1200PLC、现场传感器、SM1231模块、SM1232模块为监控系统的硬件基础,以TIA Portal V15软件为编程设计和HMI人机界面的开发平台,以远程监测模块和触摸显示模块为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参数刻度、表盘/数字显示、起下钻、报警设置、故障诊断等功能。试验运转情况表明系统能实现立压自动防护控制,运行平稳可靠,操作简单方便、扩展性强、兼容井场设备,确保钻井作业的安全、高效、可靠稳定运行。

    2022年02期 v.21;No.119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红外偏振光治疗仪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刘振洗;王安意;刘敏;牛礼军;

    为实现对人体神经性、炎症性和创伤性疼痛的有效治疗,设计一种红外偏振光治疗仪控制系统。该系统由智控平台、光源控制单元、滤光偏振单元、交互单元等组成。通过控制卤素灯照射人体的痛点和神经,能加速致痛物质的清理、促进活化因子的产生、抑制神经兴奋、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疼痛治疗的目的。该治疗仪经过注册检验和临床试验验证,能够安全、有效地用于疼痛治疗。

    2022年02期 v.21;No.119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2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电动汽车EPB系统设计研究

    马小超;

    分析了电动汽车EPB (电子驻车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于纯电动汽车设计了一种EPB系统方案,定义了整车驻车制动性能目标,定义了EPB系统的功能、功能安全及故障诊断策略,通过整车驻车制动性能、EPB功能测试,验证了EPB系统功能以及性能的关键指标,为行业电动汽车EPB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2022年02期 v.21;No.119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下载次数:4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碳中和”背景下零能耗建筑BIPV技术研究与案例分析——以安徽天柱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办公楼为例

    李虎;刘祥;殷建家;

    建筑实现零能耗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零能耗建筑一方面是节能,更重要的是创能,利用光电建筑一体化技术,通过建筑外围护结构使用发电型建材方法可以实现建筑创能。通过对安徽天柱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办公楼光电建筑项目的设计和运行进行研究分析表明,充分利用建筑外表面安装具有发电功能的建材,结合光伏发电的特性进行优化设计,实现建筑零能耗理论上是可行的。建筑创能和用能的匹配问题以及建筑自身特点和光伏发电特性之间的矛盾问题,要通过光电建筑技术和综合能源管理技术应用来寻求解决途径。

    2022年02期 v.21;No.119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5K]
    [下载次数:8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粮仓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周晓珏;

    粮食仓储环境监测对于实现粮食减损、降耗、保鲜至关重要。针对单一传感器采集数据片面、易造成误报、漏报等情况,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粮仓环境监测系统,采用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及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对粮仓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进行实时监测,提高了粮仓环境信息监测智能化水平,确保了粮仓存储的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2022年02期 v.21;No.119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下载次数:1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军用电子元器件质量等级及应用等级的探究

    彭伟;

    文章对军用电子元器件质量等级的定义、质量等级在中外军事及航天领域相关标准规范中的表现形式、各种质量等级的内在关系和国内外元器件应用等级进行了剖析,阐明了军用电子元器件质量等级与应用等级的相互关系,最终给出了质量等级的应用方法。

    2022年02期 v.21;No.119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1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教育教学

  • 经济类大学生写作创新能力培育课程创新设计及实践

    闵树琴;陈芳;

    “双一流”大学建设,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写作创新能力培育课程是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提高本科生学术水平的重要路径。论文采用系统分析法,从课程设置目标入手,提出通过“传、帮、带”的培育方法,实现“课内培养、课外塑造”无缝对接,促进大学生写作创新能力的提升。

    2022年02期 v.21;No.119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职英语SPOC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策略研究

    施亚娇;

    SPOC具有教学个性化程度高、教学互动性强、教学效率高、教学可持续性强的特征,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深入、完整的学习体验,增加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产生了高效的学习效果,提高了课程学习的完成率。文章通过梳理高职英语SPOC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条建设策略,期望在应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优化。

    2022年02期 v.21;No.119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关键能力视域下高职文化基础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吴现文;张爱军;

    关键能力是超出专业能力之外的能够应对后疫情时代各种职业变化的跨专业能力。文化基础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学模式比较陈旧,基于关键能力的文化基础课混合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混合式教学不仅是狭义的基于慕课的线下与线上融合,而且是多种教育资源的整合。主要基于学生的生命体验,实现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翻转,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022年02期 v.21;No.119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SPOC的C语言程序设计线下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黄凤娟;

    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基于SPOC的C语言程序设计线下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法。教学实践结果证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采用SPOC教学能够更加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022年02期 v.21;No.119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3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实践与探索

    贾祥素;

    通过挖掘“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中蕴含的育人元素,从课程内容、教学案例、混合式教学模式、考核评价四个方面展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以“数据库设计”的内容为例,说明了思政元素的梳理、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教学评价的探索及教学效果。经实践,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团队合作精神、工匠精神及爱国情操有了显著的提高。

    2022年02期 v.21;No.119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培养工匠型人才视域下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以“系统管理项目实训”课程为例

    张林静;李娟;李淑慧;

    高职院校培养工匠型人才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职业素养,还需要培养学生在技术能力上能够达到精益求精的状态。高职院校中实训课程是培养工匠型人才重要实践环境。为了在实训课堂更好地融入工匠型人才培养思路,引入了“翻转课堂”模式、学习通在线教学平台、分组式教学,以“系统管理项目实训”课程为例开展教学改革实践,实践表明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022年02期 v.21;No.119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2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电机拖动”企业信息化资源构建与渗透教学实践

    王旭元;刘璐;张国瑞;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基于多年企业和教学实践,进行大量调研,与企业专家探讨交流,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到课程建设中,从生产实践中提炼部分合适的教学内容,制作视频或图片式的信息化资源,开发教学仿真系统,并融入生产实践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将生产实践教学资源作为校内教学资源中的有力补充,应用到电机拖动教学中,拓宽学生的生产实践视野,增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发挥产教融合优势,创新教学模式。使抽象难懂的电机课程变得更加直观,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2022年02期 v.21;No.119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8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工程教育认证对高校工程类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浅析——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为例

    李国莲;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申报前期,通过修订课程大纲、强化过程参与,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进行改进,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实施了上述系列的改革措施。基于前期的教学实践,现对我校16级和19级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系统分析工程教育认证目标达成情况,并提出持续改进方向。这对今后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推进学生达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毕业要求起到积极作用。

    2022年02期 v.21;No.119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化转型下“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课程建设探索

    赵燕;王琪;

    数字技术是产业转型和企业竞争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国家战略和财经高校双向推进“智能会计”改革的背景下,完善“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课程建设,对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输送和保障战略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分析当前课程开设和嵌入的现状与问题之后,从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反馈与评价四个角度探讨了课程优化方案;同时针对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难点尝试给出对策。

    2022年02期 v.21;No.119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2K]
    [下载次数:6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理论研究

  • 抗疫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实践探索

    何林艺;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中华民族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抗疫精神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同向,与社会风尚同行,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步,是立德树人的鲜活素材。高职思政教师要把握好抗疫精神与教材的融合点,用好抗疫案例,设计好课内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知行合一,践行伟大的抗疫精神。

    2022年02期 v.21;No.119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三位一体”视域下高校新媒体党史育人创新策略与实践研究

    李梦圆;

    目前,高校新媒体党史育人存在缺乏内容亮点、缺乏用户黏性、缺乏规范化管理与培训、多组织新媒体平台“各自为政”等问题,导致实际效果不甚理想。采用“横向+纵向”的研究策略,探索基于阵地、文化、管理三位一体的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系统化育人策略与路径,分析总结出高校新媒体党史育人的三大关键点:阵地建设、文化浸润、管理护航。为弘扬爱党爱国主旋律、巩固立德树人网络思想阵地、规范学生组织管理与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2022年02期 v.21;No.119 77-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3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新生就业前置调研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路径探究

    彭真;

    新生前置就业调研并分析调研结果,影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包括个人认识、家庭背景、学校教育及社会实践四个方面。因此,需提高重视度,完善教学体系,强化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个性化咨询,建议从多路径进行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而帮助高职学生更好地了解并主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更好地择业就业,成为有尊严的劳动者,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

    2022年02期 v.21;No.119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5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下高校课堂教学改革障碍及优化策略

    颜桂花;

    阐述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内涵与意义,分析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下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障碍,从确立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合理优化和调整课程体系的设置、开启师生平等双向的互动关系、构建更为完善的课堂考核评价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

    2022年02期 v.21;No.119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0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态及其治理研究

    印璇;

    融媒体打破了传统思政教育话语模式的窠臼,为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塑造全新的话语传播生态和环境。同时由于融媒体时代的话语环境较为复杂,导致思政教育话语普遍面临话语格局分散、价值认同削弱、话语转换能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到思政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质量和效率。通过加强话语转换、现实指向、整合话语格局的方式,提出治理融媒体思政话语生态问题的策略和思路。

    2022年02期 v.21;No.119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立德树人视域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研究

    高海洋;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为高校人才培养指明方向。高校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离不开重要的课堂载体。这里的课堂不仅仅是指第一课堂主渠道,也包括第二课堂育人阵地。虽然各高校都建立了“两个课堂”,但是立德树人并未真正融入“两个课堂”始终,“两个课堂”的协同育人也不足。为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需在“两个课堂”构建方向、全员化队伍建设、全过程育人机制和全方位建设内容上积极探索,形成以“两个课堂”为依托的三全育人良好局面。

    2022年02期 v.21;No.119 94-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0K]
    [下载次数:8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双高”背景下高职专业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新零售管理专业群为例

    於磊;严元;

    加快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作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对各高职院校创一流及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双高”背景下校企合作共同探讨人才培养的方向和体系,共建专业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势在必行。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新零售管理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为例,针对基地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和具体举措。

    2022年02期 v.21;No.119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7K]
    [下载次数: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国企数据统计分析信息化建设

    宋超;

    快速、精准地挖掘数据,充分发挥数据价值,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及时、综合、完整和有效的信息数据支撑和依据,已成为现代国企数据统计分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信息化程度高的数据统计分析能为科研论证提供数据支撑,能深入监测和反馈各个层级执行的成效,并可以在真实全面反馈经营状况、防范经营风险、提质增效等方面发挥作用。结合数据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信息化对其的影响。

    2022年02期 v.21;No.119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6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跨境电商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风险防范

    张艺嘉;潘博宇;

    跨境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市场概念,也改变了传统的买卖方式,为我国的对外出口找到新的突破点和增长点。我国跨境电商以出口为主,形成初步规模。虽然电商经营形成较好的发展形势,但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经营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仍需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完善。通过研究跨境电商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风险防范相关内容,有利于跨境电商企业运营时识别不同种类的风险以及掌握相关防范措施。

    2022年02期 v.21;No.119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0K]
    [下载次数:5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产教融合 共建共创 共享共赢

    翟文胜;

    <正>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继续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作,通过试点布局打造产教融合新行业、培育产教融合新企业。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近年来,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技能安徽共同行动为总抓手,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22年02期 v.21;No.119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0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